24小時客服電話:027-87129205
工作時間:8:30-17:00
關(guān)注公眾號-注冊立即下單↓
識別微信小程序-立即下單↓
1月11日晚6點半,四位家長準時帶著自己的《家庭公約》到了活動會場,到場的還有曼子老師和楊淑賢老師。
活動正式開始前,各個媽媽和爸爸相互分享著自己家庭的故事,談著自己家孩子這段時間的改變。李宇軒爸爸帶來了三本《家庭公約》,開心地和我們介紹著他和兒子的約定以及執(zhí)行情況,他的眉間隱藏不住幸福和喜悅??吹贸鰜恚蛢鹤拥年P(guān)系由之前的互不搭理,成功破冰,他說:“現(xiàn)在兒子還會和我一起分享他的學校生活了?!?/p>
活動正式開始了,曼子老師介紹道:“今天是我們的最后一次互助會,為大家請來了著名心理學家楊淑賢老師,運用小組工作的方法,為大家答疑解惑。家長們輪流發(fā)言,講述自己家庭目前仍存在的問題,大家一起出謀劃策,最后楊老師做總結(jié)。”
最先發(fā)言的是周哲森媽媽,她的兒子比較倔強、自尊心強、不服管教,在校和老師關(guān)系不好,丈夫愛打游戲、家庭責任心較低,同時婆媳關(guān)系緊張... ...這些都是她所面臨的問題。李宇軒爸爸最先提出了建議:“打!”緊接著劉師睿媽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,她認為孩子需要被認同,被關(guān)愛,僅僅“打”是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,她對周哲森媽媽講出了她和她女兒對周哲森的看法,她告訴周哲森媽媽,其實在她們的眼里,周哲森是個特別聰明、有自己想法的男孩兒,動手能力強,對物理有著先天的敏感性和能力。她讓周哲森媽媽多去觀察孩子的優(yōu)點,對孩子多給予肯定。楊逸嫻媽媽贊同劉師睿媽媽的觀點,在大家講述的過程中,她一直認真做著筆記,她對著自己的筆記,給出了幾個詳細的建議。首先針對孩子,她建議多帶孩子出去玩,讓孩子和帶有正能量的小孩自己做朋友,一起進步,同時要多關(guān)注孩子的內(nèi)心世界,多和孩子交流。對于自己的丈夫,要自己先行動起來,用自己的行動帶動丈夫的行動,感染他一起行動。對于婆婆,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,盡到自己做兒媳婦應盡的責任,不去在意婆婆和其他家里人在背后的看法。楊逸嫻媽媽的建議十分有條理和邏輯性,得到在場家長的一致好評和認可。楊淑賢老師總結(jié)道,現(xiàn)在的孩子都面臨著三大傷害:親子傷害,師源傷害,(校園)霸凌傷害。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,我們要避免親子傷害,盡量幫助孩子解決、面對其他兩種傷害,辦法就是要多溝通,多支持。
同時,楊老師舉出了幾個具體的例子:在孩子犯錯時,“打”是可以的,但是要有智慧地去打孩子,要打出效果。在打孩子前,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選,寧愿是挨打還是罰跪或者其他,如果是打,打幾下,自己哪里錯了,以后還會不會再犯,讓孩子自己給自己一個承諾,認識到自己的問題。在孩子哭的時候,先給予孩子安慰,而不是一昧指責,表達自己對孩子的信任:“媽媽相信你,你可以自己解決問題,對嗎?如果你不能自己解決問題,可以隨時來找媽媽,媽媽永遠是支持你的?!?/p>
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理論認為,人只有生活在滋養(yǎng)型環(huán)境中,才可以得到健康、積極的發(fā)展。為孩子提供一個溫暖,幸福的生活環(huán)境,是每個家長的責任。
最后一次互助會進行的十分順利,媽媽爸爸們都表示希望后續(xù)繼續(xù)進行此類活動。在互助會中,不僅有家長和老師的交流,更有家長們之間教育經(jīng)驗的互動。正如增能理論所說的那樣,每個家庭都有著自己內(nèi)在的能力和資源,在尚未知道他們成長和轉(zhuǎn)變的上限時,要正確對待他們的能力, 相信他們有能力去解決問題。通過互助會,他們自我成長、進步、挖掘自身的潛力,擁有了更加幸福的家庭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