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時客服電話:027-87129205
工作時間:8:30-17:00
關注公眾號-注冊立即下單↓
識別微信小程序-立即下單↓
立冬
三候雉入大水為蜃。
二候地始凍;
一候水始冰;
節(jié)氣知多少
立冬,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之一,也是漢族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,作為干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。立,建始也,表示冬季自此開始?!岸笔墙K了的意思,有農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意,我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。
民間習俗
壹民間賀冬
賀冬亦稱“拜冬”,在漢代即有此俗。東漢崔定《四民月令》:“冬至之日進酒肴,賀謁君師耆老,一如正日。”宋代每逢此日,人們更換新衣,慶賀往來,一如年節(jié)。清代“至日為冬至朝,士大夫家拜賀尊長,又交相出謁。細民男女,亦必更鮮衣以相揖,謂之“拜冬?!泵駠詠?,賀冬的傳統(tǒng)風俗,似有簡化的趨勢。但有些活動,逐漸固定化、程式化、更有普遍性。如辦冬學、拜師活動,都在冬季舉行。
貳立冬游泳
現在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創(chuàng)新,在黑龍江哈爾濱、河南商丘、江西宜春、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,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。冬泳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,是冬季人們喜愛的一種鍛煉身體的方法。
叁立冬食補
立冬后,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。草木凋零,蟄蟲休眠,萬物活動趨向休止。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,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。
肆南方熱補
在我國南方,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,在臺灣立冬這一天,街頭的“羊肉爐”、“姜母鴨”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。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、四物雞來補充能量。
伍北方餃子
為什么立冬吃餃子?因為餃子是來源于“交子之時”的說法。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,立冬是秋冬季節(jié)之交,故“交”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。因我國以農立國,很重視二十四節(jié)氣,“節(jié)”者,草木新的生長點也。秋收冬藏,這一天,改善一下生活,就選擇了“好吃不過餃子”。同時,古代認為瓜代表結實,所以《禮記》中有“食瓜亦祭先也”的說法。
國學課堂
古詩詞欣賞
《立冬即事二首》
宋·仇遠
細雨生寒未有霜,庭前木葉半青黃。
小春此去無多日,何處梅花一綻香。
《立冬》
明·王稚登
秋風吹盡舊庭柯,黃葉丹楓客里過。
一點禪燈半輪月,今宵寒較昨宵多。
《立冬日作》
宋·陸游
室小財容膝,墻低僅及肩。
方過授衣月,又遇始裘天。
寸積篝爐炭,銖稱布被綿。
平生師陋巷,隨處一欣然。
《立冬》
唐·李白
凍筆新詩懶寫,寒爐美酒時溫。
醉看墨花月白,恍疑雪滿前村。
親子課堂
小班
兒歌《冬至到》
冬至到,冬至到,
我們一起包水餃。
暖暖和和吃一碗,
保你耳朵凍不掉。
繪畫《餃子》
材料:水彩筆/蠟筆/油畫棒,白色畫紙
畫法:看著餃子圖片能夠模仿畫出餃子。
中班
手指游戲《立冬吃餃子》
立冬媽媽打電話,
不吃餃子凍耳朵。
洗顆白菜切切切,
再切一顆胡蘿卜。
揉揉面,搟搟皮,
仔細捏好別捏破。
搗搗蒜,倒點醋,
燒開水啊,快下鍋。
煮好餃子香噴噴,
拿好碗筷快入座。
繪畫《冬將至》
1. 先準備一張淺藍色長方形紙做背景板,豎著放在桌上。
2. 用白紙剪一個雪堆貼在藍色紙的最下端。
3. 用兩張不同顏色的彩紙裁出兩個方形做屋子的主體,并貼在雪堆上。
4. 用兩張不同顏色的彩紙裁出兩個梯形做屋子的屋檐,貼在兩個小屋上。
5. 給小屋畫上窗戶和門。
6. 用黑色馬克筆在屋的周圍畫上樹。
7. 用白色丙烯顏料模擬雪花,在樹上點綴,營造下雪的場景。
大班
繪畫《立冬來啦》
材料:棉柔巾/化妝棉、剪刀、固體膠、彩筆、卡紙
1. 準備棉柔巾或者化妝棉充當雪鋪在紙上。
2. 拼出雪人后再用彩筆涂色。
3. 用筆畫出大樹,再用小雪片貼出一個小房子,最后點綴小雪花。
手工《包餃子》
材料:超輕黏土
1. 準備好至少兩種顏色的超輕黏土(以黃色和白色為例)
2. 先把白色超輕粘土取出來 搓成一個圓形,然后再壓扁做成餃子的皮。
3. 再取出黃色超輕粘土,搓成一個圓形做餃子的餡。
4. 然后把黃色的餡放在白色的餃子皮上面。
5. 開始包餃子,用白色餃子皮包住黃色的餃子餡。
6. 可以用小刀在餃子皮上刻一些痕,看起來比較好看一些,也可以直接用手做出這些皺子來,看起來更像餃子。
親子游戲
《翻山越嶺》——小班
★家長做俯臥撐,寶貝在家長腰部旁邊。
★家長做俯臥撐姿勢,撐起時,孩子從下面爬過。
★家長做俯臥撐姿勢,身體下落時,寶貝從家長上方翻過。
《飄雪花》——中班
材料:雪花(碎紙片等都行),籃子/盒子/盆
★讓孩子自己撕各種形狀的小紙片,鍛煉幼兒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。
★家長往高處站,將小紙片拋向空中讓孩子用盒子或者桶去接扔下的紙片
★家長和孩子可以互換角色玩哦。比比看誰接住更多的紙片。
《雪橇大作戰(zhàn)》——大班
材料:四張紙
★選定一段路程作為賽道,并規(guī)定好起點和終點。
★寶貝和家長站在起點,兩只腳分別踩在兩張紙上,并彎腰用兩只手拉住同方位的紙的兩端。
★以哨聲或其他方式作為開始信號來開始游戲。
策劃 | 馮婭婭 葉佳萍
排版 | 羅茜
審核 | 徐謝華 鄧夢華
監(jiān)制 | 祝正旭
(文章來源:武昌區(qū)知音幼兒園_微信公眾號)
免責聲明:本網部分文章、圖片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立即聯系管理員,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對使用本網站信息和服務所引起的后果,本網站不作任何承諾。